前言: 本系列专解武将,写一些大家比较感兴趣但出勤率又不太高的冷门五星武将,如:张姬、钟会、张飞、凌统等等,希望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玩家朋友们,集思广益便于日后开发出更好的阵容。 本篇解说兀突骨,小编路人甲玩了很久发现很多玩家对这位老哥有一定的兴趣,兀突骨在率土里比较神秘,谜团较多。首先兀突骨爆卡率较低,能抽到说明人品不错;其次兀突骨拥有率土唯一的高阶藤甲兵;再有率土之滨一度被吐槽为“指挥之滨”,而兀突骨无视敌军指挥战法,这个效果就有点扯了;最后属性平平的兀突骨,COST3.5排名位于最新版的武将图鉴正数第7名,看来策划对其是给予厚望的,不管怎么说且听小编给大家带来群兀突骨步的解析。 武将分析: 兀突骨是《三国演义》里老罗虚构的人物,参考下图,列传里说连胜魏延15场,题外话,魏延真是不讨老罗欢喜,我不管魏延是佯装退却还是诱敌深入蜀汉仅次于五虎的大将连败15场也是挺扯的,兀突骨就没一点怀疑?不过话说回来兀突骨不怕指挥,魏延就是指挥战法,克制安排。 先看属性面板,兀突骨是物理攻击型武将,攻击成长+2.01、防御成长+1.87、速度成长+1.37、攻城属性+1.49、谋略成长极低+0.38,非典型的“弱智”,兀突骨虽然是弱智但是又无视指挥战法,高谋略的“神兵天降”“白衣渡江”“帝临回光”“众谋不懈”拿他都没用,傻人有傻福大概就是这个意思;不管怎么说这样的属性成长不足以支撑其COST3.5的统帅力,但是兀突骨确确实实就是COST3.5只有一点能够解释就是策划认为其战法兵种比较强;兀突骨攻击距离2格,中规中矩,大数据显示多数站位前锋;高级兵种可以转换为藤甲、蛮兵;大数据显示有超70%的玩家转藤甲兵。 这里说说藤甲兵,除火攻外所有伤害降低30%,受到火攻后暴走2回合;可以看出藤甲兵减伤非常多,避其锋芒也就30%还仅仅是前三回合,但是缺点是容易被暴走,很显然这里非常适合瞬发的四星战法“移花接木”参考下图。 战法宝物分析: 兀突骨的核心玩法就是其传奇般的被动型主战法“藤甲突击”参考下图,首先注意作用对象是自己,不受敌方指挥战法影响,同时每回合自己首次发动主动战法后,对距离4以内的敌军群体发动一次攻击伤害率100%,并使其下一次攻击和策略攻击的伤害降低50%。“藤甲突击”这个战法说实话用的好真的很强,用不好就废了,其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小编已经用TIPS的方式标注,大家熟读,结论就是兀突骨最好需要带瞬发的、发动率高、能够减伤解控的主动战法,比如“全军突击”“闪击”“移花接木”“拒盾S2”;尽可能的保证每回合都触发“藤甲突击”,每回合打200%,8回合能打8x200%=1600%,翻译下就是两发“一骑当千”,总的来说开发的价值很大。兀突骨最大的弱点就是怕火攻,吃了火攻后会暴走2回合;不过数一数当下版本的阵容里“极火佐攻”很少出现,黄月英很少出现,大乔很少出现,唯一的劳模是都督陆逊,但是都督对战兀突骨,神兵、白衣、反计、众谋对兀突骨又没用,总之陆逊虽然天克兀突骨,但是克制程度有限,打也能打。 宝物携带上暂时没什么最忧解,可以参考坦克型输出的标杆前排王者皇甫嵩,带辅助类增加生存的“锤子”可以,带增加攻击的“双刃斧”“精铁戟”也可以,玩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筛选,这里不做太多讲解。 藤甲兀对阵都督陆逊的战报,当然一张战报证明不了什么,毕竟陆逊天克兀突,但是最起码这样的克制关系不同于垒实克普攻克的那么夸张,还是有的一拼。 这是上古时期没改版前的兀突骨,显然现版本提高很多 实战搭配分析: 率土五年,但是目前兀突骨还没有固定的成型思路,目前有头绪的组队方法是1、扛线防守思路利用藤甲突击刮痧刀取武勋;2、蛮刀思路配合蛮兵孟获、木鹿、祝融干就完事;3、群阵国家队思路,配合妲己、甄洛、群贾、群貂温水煮青蛙跟敌军打消耗玩控制4、走诡异的黑科技比如有大神研究的搭配四星文聘的玩法。但是这些玩法目前来看都不是特别强还有待大伙集思广益再开发。 最后上战报结束,欢迎喜欢兀突骨、喜欢藤甲兵的朋友留言推荐新阵容搭配。 这是兀突骨最常见的群步队。 战法参考。 低配版的兀突骨群步,没有貂蝉就用甄洛。 兀突骨蜀步扛线队。 兀突骨华佗扛线队。 兀突骨蛮刀队。
兀突骨蛮兵的另一种形式,对战吕蒙竟然还有得一战。 兀突骨蜀步队,玩起来还挺有意思的。 之前已经完成张姬、沙摩柯篇链接附后,题外话张姬是瞬发型物理输出加禁疗目前来看绝对是有出路的,目前正在开发“张姬、法正、赵云SP”这套阵容;老沙好像真不太行,准备1回合的主战法,发动次数低且穿透力不足。
周刊路人甲 编写于 2021年1月11日
此帖来源于网易大神,可点击下方链接进入原文查阅。
|